研究生处

 
 首页 | 院况概览 | 研究生招生 | 培养园地 | 学位工作 | 在职硕士 | 博导团队 | 硕导团队 | 师资建设 | 学生管理 | 就业管理 |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生导师风采>>美术教育学院>>正文
 
 
何炽萍
 

基本情况:

姓名:何炽萍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13660338662

电子邮箱:173954404@qq.com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硕士研究生班 华南师范大学

学士 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领域:

美术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与课程学习网站的建设研究

基于网络平台的美术教学法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综合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教育理论与美术专业学习耦合的教学模式探究

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广州市晓园中学校外美术教育指导专家

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中学校外美术教育指导专家

主要科研项目:

1、2000年,广州美术学院研究项目“高师美术教育实习课程改革研究”项目负责人

2、2004-2007年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美术心理学》教改试验项目负责人

3、2008年至今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心理学精品课程”负责人

4、2010年,广州美术学院“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美术教学法课程教改研究” 科研课题项目负责人

5、2012年广东省本科质量工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美术心理学课程负责人

6、2012-2015年广东省(本科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美术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建设”的项目统筹与主讲教师

7、2014年广州美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专项资金项目“美术师范生教学能力新型培养方式的实验研究”项目负责人

8、2014年广州美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专项资金项目“美术心理学动态开放性综合课程范式的实验研究” 项目负责人

9、2012-2014年,广州市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立项课题“初中美术‘四导一促’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员

10、2012-2014年6月,广州市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学校重点课题“以陶怡情,以美育德――构建陶艺特色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员

11、2016-2017年,广州市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6规划课题“初中生美术学力培养和评价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员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1、1998年12月,“加强高师美术教育师范特色的探讨”一文被中国世界语出版社《中国世纪发展文论大系》(ISBN 7-5052-0348-7)收录。

2、2002年11月,个人专著《超越--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教学改革试验研究》(ISBN 7-80674-270-0),广西美术出版社。

3、2004年12月,《新时期美术教师培训模式的探讨》一文被录入《2004年第二届亚太区美术教育会议论文集》(作会议专题发言)。

4、2005年4月,“以美术教育为龙头打造多元化办学特色”(合作)在广州美术学院主办《美术学报》(ISBN 1004-1060 CN 44-1135/J)中发表。

5、2010年11月,“强化教师教学理论素养以深化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一文在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主办的《书画教育》杂志(ISBN 1007-2942 CN 33-1036/J)中发表。

6、2011年11月,“基于课程网站的美术心理学‘融合·创生’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效果研究”(合作)获全国优秀论文,并在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工作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上作专题发言。

7、2011年11月,主编《回望与前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建系30周年纪念文集》(ISBN 978-7-5361-4179-7),广东高教出版社。

8、2013年11月,“打造美术与教育学科深度融合的课程范式”发表在第四届全球华人美术教育大会论文集《融合·互动--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中(会议专题发言)(ISBN 978-7-102-06559-5),人民美术出版社。

9、2013年11月,“美术心理学课程内容与形式改革的实践研究”发表在《广州美术学院校庆60周年教师论文集》中(ISBN 978-7-5362-5335-3),岭南美术出版社。

关闭窗口
 
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处版权所有,联系电话:020-84019197,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